張愛玲,中國的才女,現在文學史上重要作家之一,1920年出生於上海。
父親張志沂是個傳統文人,母親黃迅瑩留學歐洲,張愛玲就成長在這樣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文化衝擊的環境下,也因此她寫的小說都瀰漫著淒涼的氣氛,同情舊家族中苦苦掙扎的男女。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背景,在荒涼的大城市中描述曠男怨女,寫著墮落和繁華。
除此之外,張愛玲的感情也是眾人注目的焦點。她曾對一生之中最愛的胡蘭成說:「我即將萎謝了。」凋枯的不只是她的青春、她的愛情還有她的才情,從那以後,張愛玲並未再創作出如《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之類令人驚艷的書。1995年,她孤獨一人病逝於美國,一星期後,她的骨灰撒向大海,化為一陣煙消逝在茫茫未知的世界。
讀書心得報告:
第一次讀《半生緣》應該是在國三的時候吧,那時候朋友看我成天沒什麼事可做,所以就拿了這本書給我,翻了幾頁實在看不下去,總覺得寫的東西實在非常瑣碎。沒想到多年以後,又在另一次的因緣際會下看完這本書,竟會有一番截然不同的感覺,我想,這或許也是因為年紀的增長吧。
對於這整本書當中,我對兩位女主角──也就是顧曼禎和顧曼璐有很深刻的印象,看到後面的時候甚至會有種這樣的一個故事活生生在我面前上映的感覺,我彷彿可以看見顧曼禎堅毅女子的性格,也似乎可以感受那深藏在顧曼璐心裡的自卑與揮之不去的哀傷。
顧曼禎的命運是很中國小說當中相當典型的一個悲劇性人物,她和沈世鈞相愛卻因為被親姐姐顧曼璐設計陷害讓姐夫奸污、軟禁而分離。然而,當她努力堅強的撐過那段黑暗歲月之後,她來到許叔惠的家中探聽沈世鈞的消息,卻得知沈世鈞已經結婚的消息,這樣的震撼與絕望並沒有擊倒她,她仍舊一個人在動亂的時代、繁華的城市中過著孤獨的日子。
最後她還是為了無法割捨的母愛嫁給姐夫祝鴻才,這樣子的她仍舊相當懂得為自己打算,她和祝鴻才做個有名無實的夫妻,甚至在發現祝鴻才有外遇時,毅然的提出離婚,經過漫長的官司訴訟之後終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只是經過多年之後,她和沈世鈞終於相逢,就算愛情始終存在,她也恍然明白,她和沈世鈞是再也不可能回到過去那段甜美的歲月了。
相對於顧曼禎明顯的悲劇性人物,顧曼璐的悲哀反倒顯得深刻許多,或許應該用經過歲月的淬練、現實的逼迫而明瞭的世故與老態來形容更加適合。
年紀輕輕的曼璐即為家庭的經濟因素只好選擇以做舞女維持生計,也因這份職業的關係使她和從小青梅竹馬的張豫瑾分手,這樣的她墮落在燈紅酒綠的世界,也使她讓深刻鐫在心上的自卑無處發洩,因此她十分嫉妒親妹妹曼禎,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曼禎指控曼璐陷害她時候,曼璐會大吼出「我也是跟妳一樣的人,一樣姐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妳就尊貴到這樣地步?」這樣的話來了。
顧曼璐是個可憐之人,她一生唯一愛過的張豫瑾無法和她廝守,這是她的遺憾;丈夫祝鴻才在外頭拈花惹草,是她的悲哀;自己的親妹妹始終無法原諒她,這是她的愧疚,顧曼璐就這樣懷著遺憾、悲哀、愧疚度過餘生。
當每個人都指責顧曼璐只為自己、不顧妹妹的無情之時,沒有人知道她是多需要一個孩子來為她留住「祝太太」這樣的名字,如果她連自己的丈夫都抓不住的話,那她實在也沒什麼好失去的,或者是說,其實她根本未曾擁有過。
其實這本書當中每個人都染有悲劇性的色彩:
沈世鈞因為誤以為顧曼禎嫁給張豫瑾而娶了自己根本不愛的石翠芝,他和石翠芝相敬如賓的夫妻生涯平淡如水,他曾說:「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禎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功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和顧曼禎十四年後在茶房的道別,清清楚楚,就像死了一樣的永別。
石翠芝算是這本書裡面另一名勇敢追求的女子,她對許叔惠有情,許叔惠亦然,只是許叔惠始終認為自己高攀不上像石翠芝這樣的人家,當石翠芝最後還是嫁給沈世鈞的時候,他離開了,孤身到了美國,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但是婚姻並不圓滿,所以他也離婚了,十年後回到上海和石翠芝再見,再也不可能相守了,石翠芝說自己感到一種淒涼的勝利和滿足,那麼許叔惠呢?這樣的缺憾,怕是千言萬語也說不出口了吧。
現在的我總感覺自己處在光彩的階段當中,畢竟我才只有十九歲嘛!我認為「未來」對我來說還算是很漫長的,雖然我偶爾也有沈世鈞那種明明才過四、五年的時間而已,怎麼覺得這幾年當中和朋友的分離、和親人的死別、很多的快樂與哀傷都曾經擁有過了?然而我覺得最幸運的是,自始至終,我都可以說服自己繼續加油、繼續努力的追尋過去。
「從前的事情留給將來去證明是非對錯,現在的事情努力讓自己不覺得後悔。」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記得這句話,雖然早就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了,我讀著《半生緣》,就是一邊想著這樣的話。
我在想,十四年後,顧曼禎和沈世鈞的重逢時刻,他們是否覺得過去相遇和相愛是一種錯誤,經過了十四年應該會懂得了吧?如果答案是對的話,那麼重逢之後會覺得心痛、失落?如果答案是錯的話,當初又為了什麼而相逢?
人生的蒼涼與哀傷不該在於過程當中,而在於回首的剎那之間。
我們都曾經擁有過些什麼,卻也到最後失去了些什麼,在「失」與「得」之間,我們有人生另一層的體悟,還有另一層的感慨。
不想學顧曼璐的憤世嫉俗,既然當初是自己決定當舞女的,那又為什麼要後悔,再怎麼不得已,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的;不想學顧曼禎一樣,痴痴守候著一段再也不會重來的愛情,她明明懂得她和沈世鈞再也回不到從前、再也承受不起永遠的承諾,卻還是堅心等待,如果只是為了當初不曾告別的分離做一個結束,這樣的結局也太過悲涼。
大時代的變遷成全不了大多數人的愛情,假使想要獲得甜美的愛情,我們就不可避免要去猜疑,生命的真諦不該在於愛情,絕對不是,除了愛情,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更多的理想要去實現。
這本書固然令人感動與感嘆,然而我卻深深為顧曼禎對兒子榮寶的母愛感到心折,雖然這個孩子不被期待、不被祝福,甚至還被顧曼禎拋棄過,但是畢竟是母子親情,十月辛苦懷胎生下的感情,不是說不要就能不要了。
能為了自己的兒子嫁給強暴自己的男人,對於外柔內剛的顧曼禎應該也是一項極掙扎的決定,她曾說過:「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嫁給祝鴻才的!」這樣決絕的話,在她嫁給祝鴻才的時變成一種諷刺,然而我卻不想批評她什麼,只因為我相信中國女子永恆不變的母愛光輝。
為了兒子,顧曼禎的犧牲不能算少,幸好她還記得為自己打算,有名無實,這似乎是最好的辦法,只是我很想知道,榮寶長大之後如果自己是如何降臨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不知會有什麼樣的情緒?這個,該等以後才知道了吧?
半生緣,在沈世鈞和顧曼禎糾纏半生的緣份,不會是一個結束,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多更多的故事在上演著。而我,也仍舊願意相信,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時光如何改變,在他們兩個人的心裡都會有彼此的存在。
天涯海角,有一個人如此牽掛著,倒也不枉此生了!
留言列表